你的位置:香格里拉注册 > 最新动态 > 村里3兄弟干革命,老大叛徒老二烈士老三临终叹:还是当农民踏实_张国庶_张国焘_孔原
村里3兄弟干革命,老大叛徒老二烈士老三临终叹:还是当农民踏实_张国庶_张国焘_孔原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8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好的,我帮你把这篇文章进行改写,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,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,字数变化不大:

---

2012年4月,江西省萍乡市的人文公园里矗立起一座崭新的纪念碑。

纪念碑的正中央,雕刻着一位革命烈士的半身铜像,威严而庄重。铜像两侧则镌刻着由萍乡籍原中顾委委员孔原亲笔书写的一幅挽联,字迹遒劲有力:“志未酬身先死碧血赣江滔滔泪,名终正魂幸归清波萍水汩汩情”,这26个大字表达了对烈士深沉的怀念与敬仰。

展开剩余89%

这座纪念碑专门为缅怀革命烈士张国庶夫妇而建。1930年7月,张国焘的胞弟、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张国庶,与担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的妻子晏碧芳,一同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,地点就在萍乡。

由于当年档案资料缺失,加之张国庶受其兄张国焘影响较大,他和晏碧芳这对革命伉俪的牺牲真相,一直被蒙蔽,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得以澄清。1986年11月,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。

张国庶出生于1905年,家乡是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,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。他排行家中第三,有两个哥哥,大哥是张国焘,二哥张国燕则因车祸早逝,家中还有弟弟张国杰。

张家是一个经济殷实的仕宦之家。张国焘在其回忆录《我的回忆》中写道:“我家历代为读书人之家,祖辈六房人家住在大屋里,各家拥有五百至一千担租谷土地,可谓地主乡绅。祖父辈六兄弟中,有四人曾戴顶子穿补服,其中两人科举正途秀才出身,另外两人则是捐班出身。”

张国焘的祖父张恩泮是清朝贡生,曾花钱捐官,获得“奉直大夫”虚衔。父亲张觐珖同样是贡生,但不同于张恩泮的“例贡”身份,他是通过考试选拔的“拔贡”,属于贡生中的优等生。

张觐珖因看透清朝腐败,放弃考取官职,转而进入浙江宁波法政学堂学习法律,学习成绩优异。1909年,他被列为清政府学部推荐的优秀毕业生。辛亥革命爆发后,他被聘为浙江高等审判厅推事,随后升任象山县知事,任内兴建学校、桑林和工厂,设立罪犯习艺所,政绩突出,还获得北洋政府颁发的“金牌单鹤章”。

象山县地处山多田少,贫瘠且贫困,张觐珖面对上级苛捐杂税的压力,痛感不公,最终辞职回乡,专注培养子女。

1916年7月,长子张国焘因崇拜蔡元培,申请报考北京大学,获父亲全力支持。张国焘为提升外语水平,还先到上海补习英语,并结识革命党人叶伯衡,开始接触革命思想。

考入北大后,张国焘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,参与五四运动并担任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。1920年10月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,1921年7月中共“一大”时当选中央局成员,成为党内重要领导人之一。

张觐珖对儿子走上革命道路深感忧虑,曾通过书信与张国焘激烈争论,也试图安排亲事挽回他,但都未能阻止父子间逐渐疏远。

1928年,张国焘当选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中央政治局委员,进入党最高领导层。1931年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,推行“左”倾冒险主义,给红军带来严重损失。

1935年6月,张国焘在一、四方面军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,搞分裂,失败后流落延安。中央多次劝其改正错误,但他未悔改,1938年4月借祭黄帝陵之机叛逃,投靠国民党,成为耻辱叛徒。

解放后,张国焘先居香港,后迁加拿大,1979年于养老院去世,人生留下污点。

张国庶比大哥张国焘小八岁,1922年17岁考入萍乡中学,正值萍乡安源路矿工人在刘少奇、李立三领导下发动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。这次罢工得到全国支持,迫使矿方让步,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篇章。

张国庶受兄长影响,思想进步,积极参与支持罢工活动。与同班好友孔原一起,参与声援安源矿工。孔原家境贫寒,父亲是理发匠,幼时寄养在姑父家,姑父为矿工,亲身感受矿工苦难。

孔原与张国庶因共同的理想而成为挚友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兴起时,孔原表哥童水生活跃于工人俱乐部,经常带来宣传资料,两人由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。

1924年秋,孔原与张国庶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四个月后转为中共党员。1925年9月,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被封,多名党员遭捕,白色恐怖笼罩萍乡。张国庶与孔原组织学生罢课,被反动派通缉。

1926年冬,组织派张国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,结识张闻天、杨尚昆等同学。1929年回国后,化名周之德,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,与晏碧芳结为夫妻。

江西省委因叛徒出卖遭破坏,领导人被杀。中央决定由张国庶接任省委书记,领导江西党组织,组织农民工人,配合红军发动南昌、赣州战役,掀起新一轮革命高潮。

张国庶领导下,江西革命斗争风起云涌,星星之火迅速燎原。省委采纳毛泽东建议,合并赣西、赣南特委成立赣西南苏维埃政府,并通过内线获取大量军事情报,甚至掌握挂在蒋介石南昌行辕的军事地图。

张国庶的卓越工作引发国民党恐慌,蒋介石下令捕获“共匪头子周之德”。1930年5月,国民党特务在九江抓获交通员叛徒庞云飞、王立生,叛变后供出省委住址。5月27日,张国庶及省委主要成员被捕。

敌人欲拉拢张国庶,承诺若脱党即获官职和荣华富贵,但张国庶毫不动摇,坚决拒绝。叛徒亲自送来酒菜,张国庶愤怒挥椅痛骂:“你们这些叛徒,必将被历史唾弃!”

敌人施以惨无人道酷刑,包括灌辣椒水、坐老虎凳、竹签刺指甲,张国庶几次昏厥,尽管遍体鳞伤,仍未泄露任何党机密。

敌人转而威胁妻子晏碧芳,欲令其劝说丈夫脱党,承诺给予荣华富贵,均遭拒绝。审讯时,特意让晏碧芳目睹丈夫受刑,妄图动摇她,反激起她愤怒谴责敌人。

1930年7月5日,恼羞成怒的张辉瓒将张国庶麻袋沉入赣江,晏碧芳被砍头示众,尸体暴露三日。

更卑劣的是,敌人伪造张国庶《脱党声明》,刊登于1930年7月18至23日《南昌新闻晚报》,使其牺牲蒙上阴影,冤屈难平。

1985年,孔原回萍乡探亲,得知张国庶未被认定烈士,震惊之余向相关部门查询确认。孔原认为必须为烈士正名,随后向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汇报。

杨尚昆与张国庶为同窗,深知其身份及牺牲真相,指示孔原深入调查。经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委员会冯文彬协助,孔原在1930年《红旗日报》中找到记述张国庶牺牲的文章,褒扬其坚定革命精神。

冯文彬还发现1955年贵阳市检察院起诉叶守信的材料,叶曾参与张国庶审讯并杀害,供述清晰。冯又找出国民党向蒋介石请功文件,证实张国庶未泄露任何情报。

真相大白后,孔原于1986年7月向杨尚昆汇报,证明张国庶忠贞不屈。1986年11月20日,江西省政府正式追认张国庶夫妇为革命烈士。

张国庶与晏碧芳育有一子张光怡,去江西

发布于:天津市

相关资讯